——回復『早安』,詩詞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資料圖片)
◆◆◆
晨起聽雨月未落,
滿屋盡帶溫柔鄉(xiāng)。
又是一年端午季,
青山綠水皆足倉。
粽葉艾草繼續(xù)著不變的清香,汨羅江畔流傳著動人的傳說,熱烈龍舟劃動著千年的祈愿,人們心中深藏著綿綿的思念 。
一個亙古不變的人物,一個世代延續(xù)的傳統(tǒng),共同匯聚成一個美麗的名字,端午節(jié)。
仲夏時節(jié),午日順陽,滿山翠綠,鶯啼百轉。
端午節(jié),當?shù)歉咄h,或臨江觀龍舟競渡,或遍嘗節(jié)日美食,惟愿時光靜好,不負歲月綿長。
01
端午起源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jié)。
此外端午節(jié)還稱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等。
最著名的當屬紀念楚國大夫屈原。
相傳,楚王聽信讒言,將主張抗秦的屈原貶黜流放。
在秦國攻破楚國首都后,絕望的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投入了汨羅江。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正是這樣的家國情懷,讓屈原被人們長久地紀念。
此外端午節(jié)來歷還有伍子胥直言納諫,東漢孝女曹娥投江殉父等等說法。
端午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愛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無論是楚大夫屈原不愿茍且偷生,還是伍子胥直言納諫。
這種為國家興亡挺身而出,堅貞求索、不屈不撓的品質,是我們對端午節(jié)最廣泛的精神寄托,也繪成了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底色。
02
端午習俗
古往今來,每到端午人們用粽子、龍舟、菖蒲、艾草、白芷、雄黃酒等,把節(jié)日演繹得風生水起。
作家汪曾祺說:“民俗,是一首民族的集體抒情詩?!?/strong>
是呀,一個人不管平日里多么忙碌,只要到了節(jié)日,就會變得多情和浪漫起來,連腳步都會放慢許多。
關于端午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快跟詩詞君一起來看看吧~
祭祀
祭禮在華夏五禮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歷代禮典、正史禮樂無不依正朔周制將祭祀之吉禮列為首位。
在端午這天祭祀愛國先賢屈原,是示敬,是感懷,也是追憶。
賽龍舟
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舞龍
舞龍又稱“玩龍燈“,源自人們對龍的崇拜,在中國人心目中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在古代每逢喜慶節(jié)日都會舞龍,以此形式祈求平安和吉祥,后來這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
點擊上方關注【詩詞天地視頻號】
端午食粽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很多人愛在粽子里包紅棗,諧音為“早中”,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
據說吃五月端午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新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可做成不同的形狀。
香囊在古代還作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征。
因香包都是手工縫制,一針一線蘊含了很多的深情摯意,把它當做禮物送人,是一份很真切的心意。
如今香包成為了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時值仲夏,南北氣候濕熱,蛇蝎出沒、疫病流行,人們受到惡劣生存環(huán)境的威脅,期盼生活的順利與平安是每個人的心愿,這也是端午節(jié)被凸顯的最初原因。
在端午節(jié),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懸于堂中,還可制成花環(huán)做佩飾,用以僻邪驅瘴。
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飲雄黃酒,點朱砂,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點朱砂
在端午節(jié)給孩子額頭上點上朱砂,寓意孩子們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在孩子額頭畫”王“字,其寓意著為孩子驅除災害、瘟疫,象征著喜慶、吉祥。
跳花柱舞
花柱舞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古老的東方,人們在山林找回一顆高大的無花果樹,去皮,在樹的一頭系上七彩綢帶,裝飾花環(huán)。
另一端矗立于地,所有人按照特定的舞步和音律以彩帶纏繞樹干,當音樂結束后樹干就變成一棵漂亮的花柱。
后來人們跳花柱舞用以祭祀樹神、谷物神,慶祝農業(yè)豐收及春天來臨,豐富多彩的色帶代表著七彩的祝福。
詩詞的世界,深邃而迷人。
加入我們的社群,
一起解讀詩詞的奧秘,分享創(chuàng)作的喜悅,
專業(yè)老師在線解答,你不再孤獨。
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jié)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03
端午祝福
端午的味道,
是想念的味道。
桃枝插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處處都端陽。
既然選擇了遠方陌生的風景,
就不得不舍去故鄉(xiāng)的那一縷熟悉。
所以我的朋友,
身在異鄉(xiāng)的你不要感到孤寂,
同在異鄉(xiāng)的我會默默地祝福你,
愿前程似錦。
端午的味道,
是安康的味道。
采艾以為人,
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這是對全家的保護與期許,
愿家人平安健康。
攤開濃香的艾葉,
放上幸福的糯米,
灑上快樂的蜜棗,
捆好如意的綁繩。
將這個粽子送給你,
愿給你帶來吉祥,
送去安康。
端午的味道,
是祝福的味道。
粽子的醇香,
更是說不出的情長。
咬上一口,
心里被幸福填充的滿滿的,
再也塞不進任何煩惱。
云卷云舒美麗了片片云霞,
花開花落孕育了累累碩果,
春來暑往成熟了蹉跎歲月。
若要快樂,就要隨和;
若要幸福,就要隨緣。
快樂是心的愉悅,
幸福是心的滿足。
五月仲夏,午日順陽,
滿山翠綠,鶯啼百轉。
時光匆匆,
又到了艾、粽飄香的端午時節(jié),
這是鼻尖上的期許,
這是舌尖上的家鄉(xiāng)。
正值大好風光,
所有悲傷,
都會煙消云散。
一片粽葉,裹入縷縷情思,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
今日端午,愿每個人都能品嘗時光的香甜。
在仲夏的日子里平和安康。
點個【贊】,愿您衣襟帶花,歲月風清,深情皆不負。
愿這人間芳華,事事順意,歲歲長安康!
*文章內容綜合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以詩會友,傳承經典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詩詞天地】
與百萬詩友一起傳播傳統(tǒng)文化
點擊文章標題,查看更多精彩:
1、你穿什么樣的鞋,你便是什么樣的人,太準了!
2、人到六十歲,出現(xiàn)這三個征兆,是老天爺在幫你,晚年大幸
3、真正活得快樂的人,一輩子做到“三不露”,越不露越有福!
4、芒種詩詞丨又是一年仲夏始,又到風吹麥浪時
5、詩詞丨50句“夏”字飛花令,詩情畫意,句句經典
6、蘇軾贈予好友的20字養(yǎng)生良方,中年人值得借鑒?。ㄕ洳兀?/p>
7、詩詞丨最愛葵花向太陽,心有陽光自芬芳
8、命中出現(xiàn)這3種人,多半對你不利,遇到了趁早遠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領取詩詞課程!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產業(yè)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2016495號-17 聯(lián)系郵箱:93 96 74 66 9@qq.com